【聯合報╱文/林綺】
2010.03.03 03:31 am
 

大部分的本地生並不像我一樣喜歡僑生,大家總是認為僑生占了本地生大專聯招的錄取名額,所以排斥他們……

圖/ Tony
進 入大學是我人生的轉捩點,因為做個新鮮人,可以接觸很多新鮮事,認識僑生就是眾多新鮮事之一。在那個到國外觀光尚未盛行的年代,由亞洲各地前來,與我們說 不同語言、吃不同食物的僑生,可以滿足我對外國的嚮往與浪漫情懷。於是我主動去接近很多僑生,其中包括來自越南的本軒。

不願獨子成砲灰
為他前途無怨尤

那時越戰正打得如火如荼,越共的神出鬼沒,讓南越政府軍陷於困境,後來演變成在街上捉人從軍的景象。

華僑在越南的社會裡,根本得不到任何尊重與保護。本軒的父母不希望剛自華僑高中畢業的獨子,因為越南的內戰而被送到戰場做砲灰,就拿出一生的積蓄,安排兩位帶刀佩槍的退伍軍人,護送本軒從邊界逃到寮國。

臨行前,本軒的母親流著淚說:「想辦法逃到台灣去,台灣的政府會收留你。今生我們或許見不到面了,但只要你有前途,爸媽也就無怨無悔了。你不要顧慮我們,勇敢的往前走吧!」

經過兩個月的亡命生涯,本軒幸運的取道泰國到達台灣。憑著他在僑居地的高中文憑,在位於蘆洲的僑生大學先修班念了一年,經過僑委會的考試,進了我所就讀的大學。

跑單幫討生活
順便偷渡禁書

在中文系辦的鷺鷥潭迎新郊遊時,本軒淡淡訴說著自己歷險逃生的故事,讓生活中只有讀書考試、沒經歷過大風大浪的我,感到無比的震撼,也對他豐富的人生經驗大為折服。

因為戰亂,本軒和父母斷了音訊,在得不到任何接濟的情況下,學雜費由政府貼補,日常生活的開銷,主要是藉著坐船去香港探親的名義「跑單幫」,替「委託行」 帶些水貨,賺取生活費。每一次他去香港,我最期待的就是他偷渡一些禁書回來,如柏楊的《異域》、魯迅的《阿Q正傳》、巴金的《家、春、秋》、老舍的《茶 館》等等。

每次我一拿到這些得來不易的好書,就天天熬夜,讀得如癡如狂。感謝本軒這位可以輕易進出台灣的僑生好友,讓我在戒嚴時代得以眼界大開。

因政府當年照顧
昔日種子變大樹

但我發現,大部分的本地生並不像我一樣喜歡僑生,大家總是認為僑生占了本地生大專聯招的錄取名額,所以排斥他們。

對僑生政策的是是非非我不敢評論,我只知道當時政府的四年照顧,在我所認識的僑生們心中,撒下了一粒粒種子,這些種子隨著僑生返國回鄉的腳步,在世界各地 長出了一棵棵認同台灣、深深愛著台灣的大樹,讓他們在強烈排華的異地,勇敢的傳承著台灣教育帶給他們的民主、自由思想,與悠久而深厚的中華文化。

就像本軒,娶了台灣姑娘,後來定居澳洲,開設了一間中文學校,成了一棵長在澳洲的台灣樹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lio4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